常德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人民日报报道湖南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TUhjnbcbe - 2022/7/3 23:01:00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2.html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实施“旱改水”工程、开展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分类改造盐碱地……各地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用实际行动保证“农田就是农田”“农田必须是良田”,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守牢耕地红线、改善耕地质量是关键。请看湖南如何做好耕地“文章”,端稳中国饭碗?

守好子孙田稳住基本盘

“以前,仁丰村的地与地之间,落差最高的地方有十几米,现在都是一马平川,变成了良田。”望着碧绿的田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木塘垸镇仁丰村党总支书记潘仁广说。

这得益于“旱改水”工程。木塘垸镇位于沅水中下游,三面环水。过去,村民种的不是水稻,这里多作旱地使用。“种棉花、种果树、种蔬菜,五花八门,有些地块甚至常年抛荒。”潘仁广解释,主要原因是这一带的土地多为低矮丘岗,旱不能灌、涝不能排,又是沙质土壤,锁水能力较弱。

为了守牢耕地红线,近年来,桃源县自然资源局通过实地勘测,决定在木塘垸镇实施“旱改水”工程。几代人种的旱地要改成水田,潘仁广起初心里有顾虑。第一批选址时,潘仁广和村民们没同意。

在隔壁几个村,“旱改水”工程开始实施。新建机耕路,方便机械作业;新建沟渠,提升排灌能力;调运土方,改善耕作层……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改造后的水田成了高标准农田,经过两年的种植,水稻产量逐年攀升。潘仁广心动了。

年,仁丰村赶上了第三批“旱改水”项目的快车。经测算,仁丰村亩耕地,有近亩旱地具备改为水田的条件。当年,仁丰村就一口气改造了多亩,第二年又接着改造了多亩。

如何确保良田种粮?潘仁广介绍:“我们建立机制,村民跟村级合作社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合作社再将水田流转给种粮大户,统一种植水稻。村支两委和14个村民党小组负责对水田实行巡查监管,坚决遏制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

目前,常德市已建起万亩高标准农田。全市土地流转率达到60.88%,耕地利用有了更坚实的主体。同时,常德市还建立了防止耕地“非粮化”长效监管机制,出台18条硬措施,严守耕地红线,为规模种粮、发展现代农业拓展空间。今年,在系列防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措施的支持下,常德的粮食计划播种面积达.9万亩,继续位居湖南省第一位,牢牢稳住了基本盘。

来源:人民日报

往期·推荐

展天地为图,助湖湘发展——“天地图·湖南”再获全国“五星”好评

整改鱼塘种果土地,占用耕地恢复原状!

疫情防控地图来了!全省封控、管控、防范区一键查询

下沉社区一线,守护市民绿码——厅志愿服务队协助金汇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民日报报道湖南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