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论文写作的质量和水平,更为深度的促进名医经验传承和传播,中药大品种联盟于年5月14-16日举办中医药科研论文与SCI写作培训会议,此次。该培训班围绕名医学术思想、经验总结、毕业论文设计与期刊论文发表等相关内容,从名医传承者和研究生实用的角度对撰写相关论文与申请相关项目的经验进行广泛交流。报名直接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
⊙作者:毛德西
⊙编辑:一墨
女性,58岁,教师。近五六年来,经常心慌心悸,乏力气短。近一周病情加重,伴有形寒肢冷,轻度咳嗽,有少量清稀痰,舌淡苔滑,脉沉紧。检查:心率次/分,律齐,双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曾服用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等,病情无缓解,转中医诊治。医者诊后:“此乃《金匮要略》水饮内停,上凌于心,心阳不振的半夏麻黄丸证”。遂予之。
半夏30克,麻黄30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黄豆大,每服3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服用一剂,病愈大半,续进一剂,诸恙悉除。
又:国医大师何任治验:男性,58岁。入冬以后,自觉心窝部跳动,曾做心电图无异常。平时除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血压偏低外,别无他恙,脉滑苔白。方用:姜半夏、生麻黄各30克,研末,和匀,装入胶囊,日三服,每服两丸。服后心下悸即痊愈。
来源:武简侯《仲圣方证合一要诀》[M]北京:学苑出版社,:-
半夏麻黄丸出自《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篇,原文云:“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其两药用量等分,炼蜜为丸。原文仅有“心下悸”三字,无脉舌记录,后人从仲景书中找答案,《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曾云:“水停心下,甚者为悸”;又以药测证,半夏降逆逐饮,麻黄宣发阳气,两药相合,共奏通阳蠲饮之效。由此可知,此条证候应为胃内停饮,水气凌心,心阳被遏。药以逐饮为主,非健脾化饮为法,故与苓桂术甘汤之饮、五苓散之饮、小半夏加茯苓汤之饮等,有饮停病灶、饮势所发不同。仅取两味辛温药治之,说明水饮蓄积较重,但不能短期取效,故以丸剂缓缓消之。
心慌心悸,伴有形寒肢冷,轻度咳嗽,有少量清稀痰,舌淡苔滑,脉沉紧。此水饮内停,上凌于心,半夏麻黄丸证。
温馨提示
最近不少读者朋友来问,你们是不更新了吗?为什么看不到最新发布的内容了?其实,我们仍然每天都在推送内容,但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