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安穿境而过的嫩江,蜿蜒向前,宽广平静,千百年来滋养着这片沃土,更见证了两岸乡村从贫穷走向振兴。
这里,一幅幅乡村振兴图景生动鲜活:金色的稻田里稻浪滚滚,条条大路通向远方,光伏扶贫电站熠熠发光,棚舍庭院里生机勃勃,村子里文化设施齐备,扶贫车间生产热火朝天,村民脸上笑容洋溢……
几年来,大安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全力夺取脱贫攻坚最终胜利的同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抓好乡村环境整治,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力促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一个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农村正蓬勃兴起。
摆脱贫困,筑牢乡村振兴基础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贫困群众如期脱贫是“生活富裕”的前提。今年4月11日,省*府发布公告,大安市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截至11月,大安市贫困发生率降至零。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无疑给大安市实施乡村振兴增强了信心。
严格落实教育、医疗、低保、住房等相关*策要求,确保每一个贫困人口不因贫辍学、因病返贫,充分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不让贫困群众输在乡村振兴的起跑线上;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依托特色优势产业,鼓励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贫困村打造“一村一品”,坚持长中短结合,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鼓励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依托家庭农场、专合社、龙头企业实现灵活居家就业;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有稳定的就业……一系列务实、可行的措施让大安市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现了无缝对接。
统计数据显示,脱贫攻坚以来,大安市发展庭院经济扶贫户数为户,户均年可增收元以上。发展养殖业扶贫户数户,发放畜禽85.9万(头、只、匹),户均年可增收元以上。全市个行*村全部完成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户均年增收元。全市共装机光伏扶贫电站16.33万千瓦,带户户,每户分红元至元。在安广镇、叉干镇、大岗子镇、舍力镇、太山镇、新平安镇、龙沼镇建设7家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务工增收。发展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带动贫困户户。全市现有产业指导员名,指导与服务贫困户1.98万户,达到行*村全覆盖、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覆盖。这些都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继续实施好产业扶贫*策和产业布局规划,建立低收入人群可长期受益的利益链接机制;强化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保障,提高教育质量,完善医疗体系等举措全力消除脱贫不稳定人口返贫和边缘人口致贫两种风险,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做强“主业”,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大安市在尊重农业农村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符合*策规定的前提下,紧密结合大安实际,突出大安特色,通过树立“互联网+”思维,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升产业的附加值,高标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农业连年丰收。今年,大安市万亩耕地再获丰收,连续5年粮食产量20亿斤以上;全市现有标准化棚膜园区55个,大棚保有量2.37万栋,棚膜面积30万亩,特色经济作物面积32.2万亩;完成了玉米、水稻、棚膜蔬菜瓜果、特色种植生产区划定工作;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5.4万亩。
畜牧业稳步增长。全力打造的“六大养殖基地”和“五条牧业经济带”,为大安畜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全市新(改、扩)建84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发展规模养殖户户,全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0%以上。截至年末全市畜禽饲养量达到.7万(头、匹、只),肉、蛋、奶产量达到3.2万吨、0.85万吨、0.27万吨。
水产养殖量质“双增”。全市水产品养殖面积超过3万公顷,水产品产量超过1万吨,推广稻田综合种养养殖4.3万亩,养殖鲫鱼亩。
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明显提速。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5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安大牧业1户,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9户,白城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4户。现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19个,绿色食品认证企业6家,认证产品19个,亿龙葵花、先达食品等9家企业认证了有机食品,全国绿色食品水稻基地1个,面积10万亩。农产品地理标志3个,面积24.5万亩。认定了“大安花生”为白城市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区域公用品牌“大安黄菇娘”和大安市裕丰粮贸有限公司的“嫩江古河稻牌大米”、大安市先达食品有限公司的“年香玉牌黏玉米”、大安市安大牧业有限公司的“AD”牌鸡产品等3个农产品品牌被评为白城首届农牧业名片价值品牌。牧原万头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白羽肉鸡全自动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已生产运行,大北农万头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一场、金隆丰(华西希望)养猪项目一期年底完工并投入生产,狐貉养殖与循环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
聚焦生态,探索永续农业发展之路
在种植业上,大安市建立了高效低毒示范区和有机肥示范区。五年来,累计推广应用《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农区统一灭鼠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玉米高产(超高产)系列玉米新品种及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水稻稻瘟病飞防作业》项目.1万亩,增施有机肥20万吨;完成土壤肥料试验个,实现了农药、化肥使用量的负增长;累计对全市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监测面积达万亩次;按时完成了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种植业源普查工作。
在畜禽养殖业上,大安市下发了《大安市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在服务和指导过程中,累计下达“三单”35份。全国第二次畜禽、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档案建立、信息数据审核汇总、编制质量核查与评估报告工作已基本结束。目前,全市云平台70家规模养殖场配套了粪污资源化利用处理设施,按现行规模养殖场数量,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为80%,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为80%,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
在水产养殖上,年至今,大安市累计向嫩江投放乌苏里拟鲿、黄颡、鳜鱼、草鱼、鳙鱼等相关名贵鱼种余万尾,进一步优化嫩江水域生态环境,改善渔业种群结构,保护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
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盛夏时节,漫步在大安市红岗子乡南岗子村,整洁亮丽的村容村貌令人耳目一新:宽阔平整的水泥路直通农家院落,路旁的庭院栅栏整齐划一,家家是红顶白墙的砖瓦房,户户门前花草点缀、绿树成荫,让人从心底里感受到农家生活的温馨和惬意。
通过加快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大安市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巨大的改观。
大安市坚持把规划作为建设的基础和纲领,印发了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各类文件,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各乡镇、村依据《大安市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管理办法》《大安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夏秋战役指导意见》等文件,制定了环境卫生管护制度、管理办法、村规民约和门前三包等相关规章制度,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清理垃圾.67万立方米、沟渠.54万延长米、柴草垛4.23万个、粪堆9.26万立方米,清理院落6.76万个,清理道路1.21万公里,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大安市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坚持建管并重,将原来的集中整治固化为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实施规范管理,强化督查考核,落实奖惩机制,尽力破除“治理——反弹——再治理”的怪圈,确保各项设施长期发挥作用,让农民群众长期受益。
大安市安广镇实行了购买服务制,建立“大环卫”。全镇9个村全部实行了环境卫生治理购买服务,胜利、向前、爱国、永兴等4个村由镇环卫大队负责,实行“日产日清”,其他5个村由大安市龙泰公司负责,定期实行清理转运,既节约了运营成本,又能“统一组织、统一推进、统一标准”,确保全镇整治效果长期保持。
大安市各乡镇把村屯环境作为脱贫攻坚的必要条件,着力提高基层*组织引领力。实行*委负责制,明确“责任人”。成立由*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强调*委主责、**同责,确定专人负责,把农村环境整治当做年脱贫攻坚重要工作内容。实行网格管理制,划分“分担区”,责任网格化。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责任分担到人头,任务落实到“胡同”。将村屯环境整治工作纳入重要工作内容,实行定期督查,定期通报,奖优罚劣。各乡镇统一制定《村规民约》,将村屯环境维护纳入其中主要内容,用村规管理村民、用物质激励村民,用星级评定鼓励全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全民保护村容村貌。
吉林日报记者戈驰川张磊尹雪
策划:傅多强曹梦南毕玮琳文字统筹:曹梦南
决战决胜
脱贫攻坚
吉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