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寻找失落的蓟门关之四修正版
TUhjnbcbe - 2021/1/22 17:35:00

蓟门练兵、己巳之变中的石门与古蓟门对比分析

在六年前()笔者偶然发现描写蓟门关的诗词非常多,可是同时又发现被诗人们传唱千年的蓟门关,竟然无处寻踪,于是笔者开始了寻找失落的蓟门关之旅,经过一段时间的梳理对比发现遵化石门与蓟门关有着诸多的重合点,为了印证笔者的猜想是否正确,笔者从明代蓟门练兵、己巳之变中石门的地理位置,结合志书中关于古蓟门的位置来梳理遵化石门与蓟门的关系。

远眺石门峡徐贺齐先生摄影

蓟门练兵

隆庆三年()戚继光总督蓟镇,当年对石门城垣进行了一次大修加固,遵化石门在蓟州东六十里。并赋诗一首。登石门驿新城眺望(见蓟门练兵诗集)

同时在蓟镇大修边墙(长城),因险置寨加强练兵。在长城防线确保安全之后,利用州域形势、山川险隘、关塞攻守,引证史事总结用兵成败的教训,在长城以南蓟镇中路,制定以蒙古为假想敌的保卫北京二线防守歼敌方案。于明隆庆六年()秋戚继光进行的一次空前绝后的军事演习—“蓟门练兵”。

演习地理位置选在蓟州与遵化驿路石门驿至堡子店之间。东起大安口至堡子店水门口,西至马兰峪至石门一线,南达石门至水门口一线山脉,北依宽佃峪关至大安口长城一线,这是歼敌区域,调集蓟镇长城十二路十万明军,在此范围内营寨林立各司其职互为声援,逐步将关内流窜敌军合而围之,全部歼灭。

戚继光蓟门练兵起到了极大震慑作用。正如《明史·戚继光传》载:戚继光来蓟前的“十七年间,易大将十人,率已罢去,继光在镇十六年,边备修饬,蓟门宴然。继之者踵其成法,数十年得无事。”

己巳之变

明代后期,蓟辽督师袁崇焕对后金绕道蒙古进攻北京的举动已有所料。为此,袁崇焕曾正式向崇祯皇帝上疏,说:“臣在宁远,敌必不得越关而西;蓟门单弱,宜宿重兵。”袁崇焕看得很清楚,蓟门比较薄弱,应当设重兵把守。

不仅如此,袁崇焕又上了一道奏疏,说:“惟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指蒙古)为向导,通奴(指后金)入犯,祸有不可知者。”因为宁锦防线坚固,皇太极打不破,就会以蒙古为向导,突破长城,来威胁北京。袁崇焕两次上疏,没能引起崇祯皇帝重视,不幸后果被袁崇焕言中了。

年十月皇太极取道蒙古,进攻龙井关、大安口等。蓟镇“塞垣颓落,军伍废弛”,顺利突破长城。占领遵化迁安一带,巩固了现对于蓟州来讲的后方根据地,随即西进在遵化西二十五里(堡子店)一线扎营,直指蓟州的东大门--石门,而此时袁崇焕已经率领二万关宁铁骑入关,取道南线昌黎、滦州,直奔宝、香河,在石门口设防拦截后金,后金先在石门受损,后攻占石门,这时袁崇焕已经在马伸桥与蓟州设置重兵,以拒后金。

皇太极侦知石门西侧、马伸桥、蓟州设有重兵并未与其交锋,而是潜越蓟州,取道顺义,兵临北京城下。重创明军主力,皆大举劫掠而归。

年(明崇祯三年、后金天聪四年)初,皇太极东归,于次年正月连克通州、迁安、遵化、滦州诸镇北归。至崇祯中反间计斩杀袁崇焕。

综合分析

石门在蓟门练兵与己巳之变中所处的战略地位是非常敏感。戚继光在总督蓟镇长城的第一年在大修边墙(长城)就是加固石门城墙,足以见证石门的地理位置重要与戚继光的超前的预知力,戚继光蓟门练兵最终目标是将突破长城进关的敌人消灭在石门马兰峪以东一带,严防敌人越过石门马兰峪南北走向的防线,在现实中敌方军队一旦突破石门马兰峪防线,将直逼蓟州威胁北京。因为石门是蓟州最东端的天然屏障,蓟州的东大门,石门安危直接关系蓟州与北京。

在蓟门练兵结束后大部分参与将帅均以“蓟门会阅”为名、为主题题诗以示纪念。(见蓟门会阅诗录)

按逻辑推理蓟门练兵一定要在门外边练兵,不可能在门里练兵,所以练兵一定要在蓟门以东,也就是石门口的东侧。要是在蓟门里西侧练兵就完全失去意义了,就证明敌人已经进攻到北京城下了。

蓟门练兵简直就是为六十年以后己巳之变量身打造,可是明*府并没有重视这次蓟门练兵所积攒的实战经验,也没有重视袁崇焕的两次上疏,后续将帅如果按蓟门练兵的经验沿袭训练士兵,就不会导致“己巳之变”中的被动局面。

袁崇焕上疏崇祯皇帝:蓟门单弱,宜宿重兵。后金以蒙古为向导,突破长城,来威胁北京。这时的蓟门单弱,指的是哪里?有人说是蓟州,有人说是蓟镇。蓟州自古城垣高耸,不存在单弱,而石门只是一个小石城,明显单弱,同时石门两侧在短短的二十里地的范围内,还有四个天然隘口,石门居中通大路。蓟镇的范围是东起山海关,向西经永平(卢龙)、迁安、遵化、蓟州、平谷、顺义、昌平等州县境内的关口,到达居庸关南的镇边城.二千华里,这么长的防线不可能用蓟门这个词来代替,要是用蓟镇来混淆蓟门的概念,来上疏皇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渎职,玩忽职守。通过以上两条可以证明,在袁崇焕的上疏中的蓟门既不是蓟镇,也不是蓟州,而是石门。

(摘自《戚继光在遵化》*协遵化市委员会)

同时在己巳之变中袁崇焕是从宁远(辽宁兴城)急行军八百里来到石门马伸桥布阵抵御后金,石门是后金从遵化进攻北京的最为捷便的路线,在这时摆在皇太极面前有三条路,第一条石门、马伸桥、蓟州、三河、通州、北京城,这条路上一路进攻,皇太极军队会主力消失殆尽,硬碰硬。第二条南线从堡子店向南出水门口、玉田西北、蓟州南宝坻北、香河、通州、北京城下,这条路线不但绕远,一旦进入宝坻西北方向,就进入了宝坻蓟州三河香河通县腹地,各路勤王明军布防重点在蓟州通州三河一线,后金军队将面临被四面合围的局面,各路勤王军队可以共同出击,打一场歼灭战,后金军队面对的是大决战,死路一条。

(此图来源于网络,向原作者致敬)

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太极必须打通石门蓟州生命交通线,皇太极重新演绎了一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夺取石门,派极少人马佯攻马伸桥,皇太极主力按兵不动,派精锐轻骑出丈烟台口(从石门西北十里地)向西至串岭庙至黄崖关南侧十公里处,向西进入平谷县界至顺义县城至北京城下。袁崇焕怎么也想不到后金军队如同天降,隔着大山出现在自己的后方,防守薄弱的平谷顺义一带,北京城东北方向。给袁崇焕造成一个假象以为后北京城下的敌人就是后金主力,袁崇焕主力连忙向西进发救援北京,这样就造成马伸桥蓟州空虚,皇太极主力根据时间分析战役已在顺义通州明军的后方已经打响,这时才率主力过石门,毫不费力的攻占马伸桥蓟州,三河通州,兵临北京城下。后金攻占石门蓟州,为后金军队保留了全身而退的路线,也是北京前线阵地与遵化迁安(暂时的后方基地)物资补给线。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潜越蓟州。(潜越蓟州详情另有篇章详细论述)

(明嘉靖蓟州志截图,由山云水畔先生提供)

通过对宋《太平寰宇记》中记载古蓟门在州东南六十里,《明嘉靖蓟州志》也记载蓟门在蓟州东南六十里,而到了现代蓟州境内并没有找到与蓟门相似的地方,在《明太宗实录》记载永乐元年石门镇驿从蓟州划归遵化县,石门的位置与蓟门重合,方向略有偏差,而这种偏差在古代志书中很是普遍。再结合明隆庆六年()蓟门练兵、袁崇焕奏崇祯皇帝疏,己巳之变中石门地理位置的顺序梳理,配以已经推出失落的蓟门关之一《在诗词中寻找失落的蓟门关》、之二《蓟门重镇石匾寻踪》、之三《蓟门与石门历史文献考证》等相互论证,古蓟门关的位置越来越明了了,所有证据都指向了石门。

蓟门会阅诗录

登石门驿新城眺望

明·戚继光

万壑千山到此宽,边城极目望长安。

平生自许捐躯易,遥制从来报国难。

尚有二毛惊岁变,偶闻百舌送春寒。

庙堂只恐开边衅,疏草空教午夜看。

游夹山寺为陈、李孝廉读书处

明?戚继光

塞门从古杂烟尘,丹鹫谁移佛土新。

属国已归东夏日,荒碑犹识上元春。

穿亭一水留僧供,夹寺三峰护法轮。

中有双钩看欲起,光芒夜夜动星辰。

送王亮焘下第

明?王世贞 

北风吹马鬣,寒色满貂裘。

以我未能去,逢君不可留。

乱砧淮浦夜,孤戍蓟门秋。

为有幽芳在,何须叹薄游。

(取自戚继光在遵化,*协遵化市委员会)

赠别于鳞还邢州其四

明?王世贞

蓟门挥手各风烟,并马中原别思悬。

我欲东观辽海日,烦君西拄太行天。

提兵海上戏呈袁将军

明?王世贞

十年文战蓟门空,东海兵符倚画熊。

却恨少时疏剑术,欲将身事白猿公。

蓟门会阅

汪道昆

塞门风急马啸啸,报道沙场聚射雕。

杀气连营凭地险,军声一鼓破天骄。

合围共睹争先捷,乘胜还看逐北遥。

咫尺飞书门下省,明朝诏赐侍中貂。

蓟门会阅

刘应节

大将临戎亲合围,貔貅十万铁为衣。

月明虎帐传刁斗,风卷龙沙列羽旗。

转战河源边地动,屯军塞口阵云飞。

壮猷此日推元老,谈笑樽前赋采薇

宿石门驿闻马嘶

明·戚继光

伏轼长嘶动石门,时艰满目几消魂。

非干冀北空群久,羁靮年来苦渐繁。

石门行(万历乙未冬事)

明·区大相

石门啾啾鬼夜哭,北将诈诱南兵缚。

可怜枉死三千人,更有平人被屠戮。

忆昔平壤破倭奴,此辈赴难曾捐躯。

有功谁分不蒙赏,无罪因何反见诛。

本为勤王诬以反,阳言赏给屠俱尽。

皇天闷闷旌旆愁,白日瞆瞆风沙愤。

从来杀降受恶名,况以私憾杀我兵。

无人肯向朝廷说,至今道路犹吞声。

谁其为谋石与李,尔曹安得逃天刑。

(此诗内容与标注时间不符,疑错)

(大明一统志截图)

待续未完

感谢徐贺齐先生提供摄影大作

感谢山云水畔先生提供资料

感谢谷歌地图提供地理数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寻找失落的蓟门关之四修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