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虽然牛市永远只能事后追认,无法事前预测,但以我经历过两轮大牛市的“老韭菜”的经验,从现在市场人气和疯狂程度看,确认了,那熟悉的味道,又回来啦~
很多久未联系的老友,这几天突然都重新和我勾勾搭搭……
家族群开始不聊大国博弈,改聊股市了;
小区群开始不聊育儿团购,改聊股市了;
狼杀群开始不聊桌游腐败,改聊股市了;
连力嫂的理财白痴闺蜜,都主动和她聊股市——因为午餐时发现身边同事都在聊……
讲真,我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媒体,特别是自媒体的高度发达,太容易在短时间内把大众情绪带上G点。
这是15年牛市和07年牛市的一个重大区别。
过去信息相对闭塞,很多人炒股获得的信息来源,要么广播电视报纸这些官媒,要么身边人的小道消息。
传统媒体缺乏交互性,内容严格审核,不允许有太强的煽动性,小道消息又只能在很小的范围私下传播,信息传播效率非常低。
但这些年人手一个手机,网上信息爆炸,谁都可以在网上发声,一个新闻一出现,瞬间就能传得家喻户晓。
现在后浪基本不看电视新闻,更不听广播,报纸?那不是上个世纪的古董吗?
大家想想,现在你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来源,是传统媒体,还是各路牛鬼蛇神混杂在一起的自媒体?
这种信息获取环境,是人类史上从未有过的。
牛市的赚钱效应,本就会让人变得更贪婪、更恐惧、更浮躁、更短视、更加非理性。
高度发达的传媒业,则会成为这种疯狂情绪的放大器。
就在这一周,我所感受到的市场情绪,完全是年5月牛市后期的味道。
而现在,上证指数才点,创业板指数也才点,距离当年牛市顶峰,还有蛮长一段路。
上证指数近10年走势
但如果你看沪深,现在已涨到点,当年牛市顶峰也才5点,再涨10%就到头了。
沪深指数近10年走势
当然,只看指数容易吃药,因为指数背后是一家家持续经营的企业,企业业绩不断提升,同样点位,估值却会低得多。
然而大科技、大医药、大消费眼下的估值,也已涨过天际线。
为啥说这么多自相矛盾的话?
说明现在这个市场,争议极大,很难看清未来会怎么走。
但不管未来是大牛还是小牛,我觉得都很难逃出“疯牛”的命运。
大众非理性的癫狂情绪很容易引发市场暴涨暴跌,这很可能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常态。
02
问题来了:基本面一塌糊涂,突然毫无征兆来这么一波旱地拔葱式的行情,现在要不要下车避避?
换个问法就是:即便真是牛市,到底赚多少钱才算够?
没人能准确预测牛市崩盘的点位和时间,所以这个问题没标准答案。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牛市止盈标准,决不能以情绪为导向。
比如身边有亲友恐慌了,喊你快卖;或者你看力哥卖了;或者央媒提示风险了;或者没有任何外在因素,只是跟着感觉走,觉得要跌了,所以就卖了。
以上种种止盈依据,全错。
止盈只有两个理性的标准,一个偏主观,一个偏客观。
偏主观的标准,是你的预期年化收益。
注意,不是预期收益,是预期年化收益。
力哥每篇文章开头都有一个动图小广告,画面中,力哥一脸油腻地自我推销,最后那句话是,帮你稳健实现年化收益15%+。
15%,就是作为理财师,在科学理性的尺度下,能推荐给普通人的非常不错的年化收益水平了。
别说普通人,就算巴菲特,过去半个世纪长期年化收益也不过20%-30%,最近这些年美股一直高估,巴老现金仓位很重,导致收益率也不咋好看。
莫非,你比巴菲特还牛?
千万别小看15%,如果能持续10年,就是%,持续20年,就是%,持续30年,%。现在投入10万元本金,30年后拿回万养老钱,比买年金险不知道强到哪里去!
问题是,当市场上许多小白都能轻轻松松两周赚上20%,很多人就根本看不上一年15%的收益,觉得好鸡肋。
牛市中赚%也大有人在,赚15%等于赔钱好不好?
但牛市N年才等一回,熊市中,很多人根本赚不到钱。
更别说,很多小白韭菜是牛市后期才匆忙上车,押上全部身家,一轮牛市过后,反而损失惨重。
散户理想中的炒股状态是:牛市赚大钱,熊市赚小钱,横竖都是赚,完美~
现实是:牛市亏大钱,熊市亏小钱,横竖都是亏,完蛋~
不妨算一下。
假如去年7月上车,现在账面实现15%的盈利,就算及格了。
假如18年7月上车,现在需实现32.25%的盈利,就能实现年化15%的目标,有些人也达到了。
假如17年7月上车,需要52%,这个有点难,除非你全仓押宝热门板块或券商股。
假如16年7月就上车了,已经熬了4年,需要74.9%。
现在还很难达到,但如果接下去真是大牛市,这样的收益水平也不难。
你看,不管熊市里任何时点上车,牛市里要把年化收益拉回到15%,都不难。
那如果15年牛市高峰上车的呢?
不好意思,如果你当时买的是大蓝筹,现在也才刚解套;买的是创业板,现在应该还套着。
创业板指数近10年走势
大部分小白都是牛市高位上车,崩盘后觉得被坑,认输走人不可能,但要再往坑里送钱更不可能,于是不管不看,下定决心,只要熬到回本,发誓这辈子再也不碰。
所以很多人最近刚解套就走了……
谁知股市继续疯涨,于是又高位接回来,继续韭菜的宿命轮回……
其实吧,就算你运气再差,恰巧15年牛市高点上车,只要此后5年一直坚持定投,现在也一样超赚。
我刚算了下,假如你年7月1日开始,坚持每月1日定期定额投沪深ETF,一路坚持到今天,你猜年化收益多少?
巧了,年化收益正好15%!
如果采用力哥教你的市值恒定(定期不定额)+网格收割的方法,跌了多投点,涨了收割点,年化收益更高。
然而问题是:
有几个人,能在一眼看不到头的漫漫熊市中,坚持定投到今天?
假如你一路坚持下来,不妨想一想,现在账面浮盈折算成年化收益,是否已达15%?
如果达到15%,恭喜你,已经及格了。现在下车,换个安稳舒心,也无妨。
如果卖飞怎么办?
你已赚到期望中的回报,股市未来涨跌,又与你何干?
所谓预期管理,归根到底,还是欲望管理。
欲望管理好,幸福自然来。
欲望管不住,赚再多钱也不可能满足,不可能幸福。
很多人期待一轮牛市实现财富命运大翻转,自然想吸尽牛市每一滴血。
赚了50%还想赚%,赚了%还想赚%……
你的目标本身定得不切实际,理智完全被贪婪蒙蔽,你若不当韭菜,地球上绿色植物怕都死光了。
03
上面说的止盈标准,人人都能听懂,但大部分人做不到,对吧?
那就再说个偏客观的标准——估值。
估值估值,是估算出来的,本身就不是绝对客观,所以我才说“偏客观”。
利用估值,并不能让我们赚更多钱,但能让我们的收益风险比变得更高。
牛市里,很多人只看到贼吃肉,看不到贼挨打。
看着高估的科技白酒天天涨,好像赚得爽翻天,但他们承受的潜在风险,也更高。
也就是说,牛市如果真崩了,那些现在追高的,没准腰斩再腰斩,亏得就剩点渣渣。
但如果你谨遵估值原理,不断卖掉高估的,买入低估的,就算崩了,你的潜在亏损可能也就20%-30%。
这叫均值回归法则,是股价运动,也是世间万物的普遍规律。
通俗的说,就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牛市里,那些低估的缺乏想象空间的板块,也会因为估值提升而上涨,但可能涨幅不见得有那些特别有故事的热门题材板块高,但这钱,你赚得相对更安稳,更放心些。
反过来说,估值也能帮我们决定,什么时候该卖了。
常用的估值指标是PE(市盈率)、PB(市净率)和PS(市销率)。
平时大家听到前两个比较多,PS不太听到。
很多互联网企业,比如拼多多B站,常年亏损,B站成立11年,亏了11年,而且越亏越多,但股价却迭创新高,说明这些新兴产业眼下不能用盈利指标来衡量公司好坏,营收或市场规模更有参考价值。
B站上市以来股价走势
一般情况下,我们更习惯用PE作主要指标。
不过今年疫情关系,比较特殊,实体经济还是一坨屎,完全是吹出来的“水牛”,力哥更倾向以波动更小的PB为主要参考标准,PE做辅助。
比如说,你可以制定一个止盈铁律:PB分位点超过80%,清仓。
更保守的,超过70%就可以走人。
反之,更激进的,可以把清仓标准提高到90%。
有些周期性行业或特别热的新兴行业,把标准提高到95%也不是不可以。
都得具体行业和指数具体分析,千万别刻舟求剑。
你把清仓的估值标准定得越高,风险就越高。毕竟没人敢保证这轮牛市的估值泡沫,能和此前牛市达到的最高峰持平。
有可能泡沫不但创历史新高,也有可能远未达到历史峰值,就破了。
哪怕你设定的清仓止盈铁律是70%分位点就走人,也有可能压根没涨到70%,行情就凉凉了。
怎么办?
这个问题,力哥4年前研发七步定投策略时就想到了,我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网格收割。
在市场达到设定的清仓标准之前,一路上涨,一路收割,最宽的收割比例,可以达到20%。
也就是每当账面浮盈达到20%时,就收割一次,再达到20%,再收割一次,就像割韭菜一样,只取蛋(割盈利),不杀鸡(割本金)。
如果真是一轮达到点、点甚至点的超级大牛市,最好的策略就是满仓不动,吃到整轮牛市的全部肥肉。
一路上涨一路割,会导致持有的基金份额不断缩水,摊薄绝对收益,大牛市里跑不过那些满仓持股不动的人。
但如果涨不到那么高呢?没准连点都碰不到,涨到就泄气了?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至少,你的利润保留下来了,不至于白忙一场空。
所以七步定投策略在牛市里是个“双保险”。
一是用估值指标,设定清仓线,达标就走人,最终算下来实际年化收益很可能远高于15%。
二是万一行情在没达到清仓线之前就结束了,也能依靠中途不断收割,保住大部分利润。
如果有幸能收割5次,本金就能全部离场,接下去只要股市不跌回零点,赚多赚少都是赚,心态就会好得多。
04
记住,世界上没有永远正确的万能投资策略,任何策略都是一把双刃剑,有优点就有缺点,安全系数高的策略,往往以牺牲绝对收益为代价,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策略,也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高手会用一些高端投资技巧增厚收益,比如打新股、打新债、买可转债基金、买折价科创封基、买折价分级A、溢价ETF换仓套利、溢价LOF底层套利、股指期货对冲等等,但依然只是在提高收益风险比,无法改变收益高风险高的基本原理。
七步定投策略是力哥能想到的,相对最平衡的,最适合我的一种策略。
至于你选择哪种止盈策略,就得自己好好想想了。
上面说的,是已经或接近于完成存量资金定投布局的小伙伴,也就是大部分子弹已入场,现在主要纠结的是要不要下车保住胜利果实。
但事实上,大部分人并没在过去几年熊市里把大部分子弹逐渐低位打入市场,现在仓位还非常低,甚至还有很多新来乍到的小白,连股票基金账户都还没开。
这些根本没上车的人,又该怎么办?
下回再说吧~
相关文章
都5年了,这回,大牛市真来了吧?
大牛市,是散户亏钱的根本原因!
大盘重上0点,基金赚了10%,要撤吗?
力哥说理财
简单好玩有干货的
理财万宝全书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