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衔一片乡心还巢重返乡村的创业青年上
TUhjnbcbe - 2024/5/11 16:18:00
北京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光明日报记者李丹阳光明日报通讯员舒天楚

6年前,在外打拼十多年的80后青年李彪想到回乡创业时,考虑的是成本和收益。此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设计工作室从高高的写字楼搬进一处农家院子,却促成了意想不到的成交量,客户平均驻留时间竟也高达4小时。李彪敏锐地意识到,低矮的篱笆院墙后,藏着一片商业蓝海。

而今,经历了从民宿到共享庭院的几轮摸索、蜕变后,回乡,在李彪眼中已不只是一门“生意”。他深知自己经营的不单是产业,还是与村集体、村民共建共享乡村的全新生态。从加入到融入,自己不只是创业者,还是“新农人”。

近些年,许许多多如李彪一样的返乡创业青年,来自农村,又从城市归来反哺故土。来自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年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累计达万人,一个返乡创业创新项目平均可吸纳6.3人稳定就业、17.3人灵活就业。青年,是其中的重要力量。他们是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领潮者”,在时代潮涌中选择另辟蹊径,带着技术、信息和视野流向农村。他们也是“拓荒人”,照搬城市的那一套只会水土不服,唯有从零开始,摸索适合本土乡情的全新业态。

在这个过程中,这些鲜有锄禾耕田经历的80后、90后,也在重拾祖辈的乡土记忆,感悟乡村之于中国社会的独特价值。

李纲文和妻子一同装裱湘绣作品。受访者供图

1.“不是乡村需要我们,是我们需要乡村”

年,李彪来到成都市新都区新繁街道汪家村准备开发“拾里庭院”项目时,业内的乡村创业已颇为火热,民宿餐馆鳞次栉比。但李彪想,返乡空有热情不够,还要可持续。

汪家村是个传统农耕村落,人多地少,不靠山不靠水,很难发展传统产业。但这里交通禀赋好,往返大中城市方便,更重要的是保留着地道的乡土风情。“发展庭院经济,主打当下流行的沉浸式商业体验。”曾是资深经理人的李彪有了灵感。

“庭院经济,不是传统租赁模式下的农家乐或民宿。”李彪说,很多人的做法是跟农民签一份长期土地租赁合同,自己改造运营,但这样不仅要承担前期投入的高额成本,还会让村集体和村民损失土地的发展收益,是“双损”。只有实现“双赢”,才能让一个产业留下来。

为此,李彪尝试了集体建设用地和耕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三分离的模式。所有权仍归村民和村集体,使用权、经营权集中到村资产管理公司,李彪团队“源素轻旅”仅作为开发运营方参与合作,充分保障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李彪还联合高校开发了一套智慧结算系统,项目每进一笔收入,都能在线显示村集体分多少、村民分多少,不仅解决了信任问题,还让大家在看到回馈后充满干劲。

作为一个在大城市打拼过的农村娃娃,李彪明白,乡村是一个载体,承载着人们的乡土情结,田园牧歌的乡村生活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想象,也是释放情绪压力的重要出口。在乡村做产业,就要守护住这份情怀。

年9月,“拾里庭院”开门迎客。修复一新的老旧院落成了田园火锅店、共享书吧和陶艺文创店,院里“住商分离、商住一体”,既是村民的生活场所,也是工作场所。“理想的样子是庭院项目完成后,这里依然是个普通的村落,只是植入了不影响村民日常生活的商业形态。”李彪说,村民在,人气就在,游客要的,就是这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

“‘拾里庭院’一期涉及的29户村民,我们用了一年时间来做动员工作,二期多户只用了4天。”李彪说,因为大家看到了项目的价值。眼下,李彪正着手开发重庆铜罐驿镇英雄湾“拾里忆鄉”共享村宿群落项目,希望把好模式深耕下去。

“返乡创业,不是来占据资源为我所用的,也不是带着趾高气扬的态度说我要为你做什么的,而是融入这里,守护这里,在好的商业框架下与乡村共生共荣。”李彪说,毕竟,不是乡村需要我们,是我们需要乡村。

在乡间,李彪团队与村民们一起劳作。受访者供图

2.“学成还乡,仍要再当一次学生”

年,在广东财经大学读研的蒙美芹偶然得知,导师有一项国家级旅游扶贫项目需要找典型村落,她立即推荐了自己的家乡——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和镇永梅村。

记忆里村子贫穷落后。但从年起,永梅村在农村综合改革、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进程中焕发新颜,蒙洞更是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导师最终选择了这里,着手编制旅游规划。

接下来的半年,蒙美芹与导师去村里查阅族谱、走访乡亲、和村干部探讨,终于形成了一份《连山县永梅壮族古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当时几乎每周都在学校与村里往返,规划里文字、图片资料的搜集整理,都是‘一笔一画’仔细完成的。”这份经历,让蒙美芹充满成就感。

规划评审通过后,团队隆重地将其交给了村支书。私下里,村支书却拉着蒙美芹说:“你给我一本规划,我也看不懂啊!”这句交底的话,点醒了蒙美芹。她想:我是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有知识、有学校资源,村里搞旅游我不做,又有谁更合适?

就这样,还未毕业的蒙美芹便着手在乡里创办旅游公司,用自己的努力让美好规划变为现实。在村里和导师的支持下,她又拉来同学和村民,开始了“5个研究生与5个农民”的创业故事。

本科就读于西北民族大学,她曾深入学习传统民族文化,研究生阶段又掌握了文化旅游知识,但真回到村里做事,一切理论还需落地。她组织多场大学生交流会、村民代表会、族老交流会,听取村里人意见;她比在校时更深入地学起了传统民俗文化,参与设计了村里壮瑶八音、壮族歌舞等3d文化主题墙绘;她在实践中学做品牌和管理,把许多本是“农田里拿锄头、工厂里做零件”的村民培训成会接待、会讲解、会拍短视频的旅游从业者。

回乡后的蒙美芹,从学校里的学生,变成了土地里的学生。也恰是这样,让她读懂了乡村,读懂了创业,读懂了成长。

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蒙美芹的家乡永梅村已焕发新颜。受访者供图

3.“在哪里创业都不易,要沉得住气”

有研究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更多是乡土性的,“离土不离乡”是大多数中国人心底的价值取向,也是很多青年返乡创业的深层动因。对于90后青年李纲文来说,“回家”便是返乡的全部意义所在。

李纲文是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双桥坪镇人。年毕业时,他接到不少城里企业的橄榄枝,但他只想回乡。“我曾是村里的留守儿童,我眼里的老家,是年迈的爷爷奶奶和乡亲,是只知道在田里疯跑、被蛇咬了只知道抓把泥巴糊一糊的孩子。”李纲文说,“想到他们,我便更坚定,一定要回去。”

可返乡后做什么?他做过养殖,但缺资金、没经验,很快便难以为继。一腔热情没做成事,还欠了一堆债。李纲文意识到,返乡创业之难,不只难在开头,还难在过程。

他转变思路,试着从成本低、投入小的手工业做起,“先养活自己”。在亲人的帮助下,他开了一家“幸福框业”门店,经营手工装裱业务,生意小有起色。然而他遭遇了又一次打击——因一场重病,李纲文不得不长期住院治疗,等他终于熬过来时,积蓄又一次耗光了,店铺也无法经营。

“去城里打工吗?”李纲文曾动摇过。他准备将店面盘出,可在办理转让手续时,终究没能签下字。“舍不得!倾注心血的小店,我回来的初衷……不能就这么算了!”他再次鼓起勇气,重新开始。

跑贷款,找师傅,拉业务……一次,李纲文去周边乡镇联系业务,一直忙到晚上10点。他谢绝了客户要留他过夜的好意,赶到车站后才发现末班车已停运,只好在镇上信用社的自动取款机室过了一夜。

命运,没有辜负坚持下来的创业者。不懈努力下,李纲文的画框生意从一间小店做成了年产值千万元的工厂,还把厂房开到了老家五同庵村,带动了村里许多的年轻人。

乡村振兴大潮下,曾经凋敝的农村重焕生机,成为千千万万青年人实现创业梦想的热土。“但返乡创业,绝不是逃避城市就业焦虑的后路,也不是轻易能成功的捷径。”返乡创业青年说,他们的故事不是童话,热血、碰壁、挫折、希望都会在故事里。重要的是,这些真实的故事在广袤乡村大地不断发生、传递,当代青年的足印将被串联起来,被历史铭记。

    

栏目主编:顾万全张武

    

本文作者:光明日报

    

文字编辑:宋慧

1
查看完整版本: 衔一片乡心还巢重返乡村的创业青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