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40天加长版三伏预警,8大安度指南,健康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忌食 http://m.39.net/pf/a_6985661.html

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也是一年中最潮湿、闷热的日子。

在这一阶段,人体毛孔打开,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非常有利于营养的渗透和吸收,同时人体,气血纷纷向外扩散,脏腑气血比较空虚。

这时空气中的湿气,空调房中的寒气就会顺理成章的进入体内,同时不正确的生活方式,会让体内寒湿加重!

经历冬季的严寒,春季的潮湿,人体内积累许多湿气寒气,需要借助夏季散发出来,然而空调房、冰饮等不正确的生活方式,恰恰在将湿寒所在体内的同时,对脏腑造成严重的伤害!

因此,三伏天,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排湿排寒的必要期,也是绝佳期,在此时身体打好底子,才能在秋冬季节安然无虞,因此三伏期也被称为!

不要在手脚冰凉、关节疼痛的时候,才想起养阳排寒;

不要在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时候,后悔没有养护心血管;

不要在疾病缠身毒素累积的时候,后悔没有给身体排毒!

7月伊始,我们马上就要迎三伏了,

冬病夏养,现在正是最好的调理时机,

让健康成为一种顺应自然天时的习惯,

彩虹一家准备了超实用的,

带你一起迎三伏,给你们送三福啦!

快来看看这个月的精彩内容预告吧!

还有健康新品,惊喜上线,这些安康度三伏的暖心福气大礼正在派送途中,请注意查收哦!

夏季受寒易伤阳气

古语讲“百病从寒起”,可以说寒邪是导致人体疾病的罪魁祸首。夏天是阳长阴消的季节,是添阳的最好时机。而寒邪非常容易损阳气,让整个人变得倦怠无力。

老百姓常说的:“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坐病”并不是没道理。即使在夏天,如果不注意保暖,寒邪同样会侵袭体内,身体会出现明显的寒象,如精神萎靡、新陈代谢缓慢、有汗排不出、身体畏寒、四肢冰冷、容易感冒、腹泻胃疼、患肠道疾病等。还有一些病症不会立即发作但会潜伏体内,给秋冬季留下病根。

夏季贪凉误区,你中了几个

1、大量吃冷食

炎热的夏季,吃冷食是人们最常用的消暑方法,尤其是冰淇淋、冷饮和冰镇西瓜,因为清凉爽口备受欢迎。很多人夏天胃口不佳,常捧着一大个冰镇西瓜,用来代替晚餐。

西瓜本身性偏寒,且体积大,通常人们一次吃的量也比较多,因此对人体阳气的耗损也更大。夏季,人体的阳气呈向外扩散的趋势,体内阳气比起其他时期相对不足。这时,如果摄入过多的生冷食物,会对人的阳气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

过多的生冷食物使体内聚集了过多的寒气,容易导致秋冬季得病。

2、休息太贪凉

夏季的晚上,很多人光着膀子在街上溜达;整夜开着空调睡觉;甚至觉得在床上太热,干脆在地上铺个凉席。这些都是人们常见的行为。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行为极易使身体遭受风寒,损伤阳气。夏季人体毛孔张大,人在熟睡时全身基础代谢减慢,体温调节功能下降,身体抵抗力变弱,这时开空调、睡地板都会使寒邪更容易进入体内,因此不要一味追求凉快。

3、运动后立即冲凉

夏日适当的运动可以将体内部分“寒邪”和“湿毒”排出体内,但运动后的燥热、流汗也往往让人难以忍受,不少年轻人会用冲凉水澡来降温。“但这会让更多的‘寒邪’进入体内。”

人体对温度的适应是需要过程的,一下从高温到低温会使人体受到刺激,不要说用凉水冲澡了,运动完用凉水冲头甚至冲脚都会使湿寒进入体内。另外,运动完后也不要马上吹空调,因为这样做同样会加重体内的湿寒。

4、不同人群没有针对性的照顾

夏天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一家人吃同样的食物,老人孩子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脾胃受寒的现象,而其他家庭成员并无大碍。有时,同样在家中吹空调,女性也比男性表现的更易受凉。

人与人体质是不同的,所以对抗寒气的能力也有所不同。一般青壮年阳气相对较重,而老人和小孩则体质稍差,易受到“寒邪”的侵扰。而女性因为其特殊的生理原因,“寒邪”和“湿气”也会经常侵扰她们。因此,体质较弱、阳气本身就不足的人群,也就更易受凉,更应该小心寒邪侵体。

安康度三伏指南

面对炎热的夏季我们该怎样防暑?就跟着彩虹一家一起学习三伏天养生的指南吧。

-01-

饮食节制

膳食是健康的物质基础,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注意饮食,在炎热的夏日,则尤其值得重视。

随着气温升高,食欲会有所下降,所以要保持清淡饮食,三餐不宜过饱,才能给肠胃留下足够的蠕动空间。

节食并非绝食,少吃不是不吃。苏东坡有个著名的节食法则: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务令腹空。

到了感觉饥饿时方才进食,未到饱的感觉时预先止停。闲暇散步要做到逍遥自在,务必让脑无杂念、心中空灵。

-02-

吃酸养心

此外,夏天还要学会吃“酸”。吃天然酿造的养生醋。

立夏过后气温升高,不少人会出现口舌干燥、口腔溃疡、甚至心慌胸闷、睡眠不佳等症状,这主要是因为心火过旺,心脏毒素累积所造成的。

中医认为:吃酸养心。养生醋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可以促进身体的“柠檬酸循环”,促进血管中垃圾毒素的排出,养护心血管。

夏季酷暑炎热、高温湿重,吃酸味的食物还能清泄暑热,更可以健脾、改善食欲不振。

-03-

远离寒邪

饮食上应注意少食生冷食物,《寿世保元》中说:“夏日伏阴在内,暖食尤宜”。

不要长时间待在封闭的空调房里。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身体调节能力容易失调,出现多种不适。因此,最好少开空调,小孩、孕妇及患有关节炎、风湿病、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就更要注意。即使开,温度以26℃为宜,保证室内外温差别超过7℃;让空调风往上吹,避免直吹身体,还要护好颈、背、腹、腰、腿等部位。大汗淋漓后不要冲凉水澡,以免受到风寒湿邪侵袭。

夏日贪吃生冷瓜果,容易引发胃肠炎。吃冷饮时最好等到食物的温度接近体温时再慢慢咽下,以免刺激胃肠道,且吃的时间最好选择阳气最旺的正午到下午3点之间。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张湖德认为,夏天就应该用姜等食物来温中散寒,把生姜、红糖一起冲泡后能发汗散寒,服用效果更好。

也要注意不可用冷水洗头洗脚,下雨天避免淋雨,因为冷水最伤阳气。

-04-

学会热养

用热水泡脚,常洗热水澡、多喝热茶。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热水泡脚可以供给它能量。热水泡脚能够使气血运行通畅,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强新陈代谢。水温以42℃~45℃,温暖舒适为宜。

热水洗澡使身体的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排毒,并且能够补充阳气。水温一般控制在30℃左右为宜。

炎炎夏日,一杯热茶最能解暑消渴,这是因为热茶利于汗腺排汗,可以达到散热的效果。而且茶能提高脾胃运化能力,把水运送到周身。这个时候建议大家多煮一些养生茶来喝,一杯下肚,暑热消散!

-05-

科学运动

《易经》里讲“运则生阳”,夏天运动,可以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并且有助发汗。杨力认为,夏天要“以汗制汗”,因为依据《黄帝内经》的说法,夏天气要外泄,运动就是重要的排汗方式。

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锻炼方式必须量力而行,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出现不适。

三种运动比较好:1.游泳: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15倍,游泳时人体能够保持体温恒定,不易中暑;2.钓鱼:垂钓需要脑、手、眼配合,静、意、动相助,能解除心脾燥热;3.太极拳:打太极拳既能增大肺活量,又能促进气血在五脏六腑之间的流动,有助于振奋精神。

夏天运动最好安排在凉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间注意少量多次地补水;室外气温超过32℃,空气湿度超过60%时,最好选择在凉爽的室内运动。

锻炼还可以加强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防止中暑和一些常见的热证。

-06-

女性朋友请注意

女性的热适应比男性差,尤其是体质比较寒的女性,更该注意保暖。张湖德认为女性阳气不足,又以血为用,女性更要注意补阳气,因为气能生血。

因此,夏日里女性要特别注意保暖,少吃生冷食物,少吹空调,多运动,做蒸气浴,达到出汗排毒的目的。

但是夏天散步与春天不同,应当尤其注意避暑,尽量在清凉的早晨或傍晚,树荫浓郁的小径或者室内步行街。

夏季炎热易出汗,运动量不宜过大。而且走路也并不是越多越好,科学研究表明,常人每天走-步,行程3-5公里比较合适。

走路太多,会对膝盖产生损伤,时间长了,可能会造成膝关节积液!

过犹不及,养生万万不可想着一蹴而就,而是要注重每天积累!

-07-

科学纳凉

夏季天气炎热、阳光灿烂,特别容易导致中暑。善纳凉,是夏季养生最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夏季纳凉有五大忌讳!

一忌空调大开冷风吹、二忌电风扇直吹人体、三忌凉水冲脚、四忌贪食冰冻西瓜、五忌大汗淋漓后洗冷水澡。

我们要学会善纳凉暑、自然纳凉,千万不要暑避了,却把身体搞垮了。

以自然的方式纳凉,穿衣以清凉为主,吃饭要少食多喝水,住家要适当使用空调风扇,出行尽量避开日头。

最简单的纳凉方式,是保持情绪稳定,所谓心静自然凉。

白居易有首诗《苦热题恒寂师禅室》说得好: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即凉。

心静自然凉,夏季避暑养生,重在心静少欲。养身贵在养心,养心贵在养神。

-08-

情绪管理

古人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夏季天气炎热、空气干燥,容易让人火气大,所以尤其要注意控制心态。

心态是健康的精神支持,养生贵在养心,养成一颗平常心。

“使志无怒”,在心理的修养上少发脾气。换一句话说,从心里要对人对事宽容对待,不要有怨恨的心理。

“怒不节,气乃不固”。怒则气机不畅,出现气逆和气滞,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病。

易发怒的人遇到不顺心的事,要自我克制。或者有意识地转移目标,平衡稳定自己的心境,或改变一下环境,使心情冷静下来。

人不妨活的洒脱些,逍遥,自在;不必对所有事情斤斤计较。

凡事知上下,知轻重,知缓急,而不要自寻烦恼。

地球照转,日子照过,遇事洒脱些,世事看淡些,开开心心每一天,快快乐乐每一时,不枉人世走一场。

养生,不仅仅是保养身体,也是心的修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