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邵阳故事邵阳这些地方的民谣,你听过几 [复制链接]

1#
怎样判断得了白殿风 http://m.39.net/pf/a_4606979.html

呙家园民谣

呙家园居民小区位于红旗路西段南侧,属红旗路街道大安街社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呙家园属于城外,仅有两米宽的石板路进出,大部分为菜地、桔园,只有几栋破房子和搭起的窝棚,是有名的“贫民窟”,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人说呙家园有三多:讨米的多、田螺壳多,住船棚子的多”;“呙家园里穷人多,讨米抬轿摸田螺,挑担黄泥卖不脱,只好捆起肚子光挨饿”。说明这里的人靠讨米、抬轿、卖黄泥、到河里摸田螺、挑河水卖、打短工为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呙家园交通、居住环境等各方面都得到很大改善,20世纪60年代开始改造,建有新住宅36栋、4.2万平方米,形成井字形城市居民新村,居住近千户、数千人。

南门口民谣

旧时南门口是邵阳古城南端的一条小街,因地处南城城门内外而得名。

抗战之前,南门口均有城墙和城门(即南门),城门上建有城楼。旧社会南门口非常冷落荒凉,南门外为多为荒坡、农田、菜地,也有几栋破旧土房,为做苦工谋生的贫民落脚蜗居;南门内的房屋为低矮的土砖木板结构,伸手可攀屋檐,自建茅厕没有自来水冲洗,臭气熏天,各类商店大多生意萧条;城门楼上多为乞丐和杂耍的,衣衫褴褛,形容憔悴,所以市民称这些人为“蹲城门楼子的”,以示不屑。古诗“枯焦南门口,凄凉鸟不栖”是对南门口荒凉冷落的最真实的写照,而民谣“南门口,鬼打死人,路到南门至,车到南门停,人到南门打转身”更是形象生动。

而今,南门口一带早就成为邵阳的商业中心,一派繁华景象。

北正街民谣

北正街是城北路通往北门口的一条小街巷。旧时,这条街两边有40多间木制结构的小平面铺屋和人字形小楼房,开设日杂店、粉面馆、肉食店等。居民和租住的大多为小生意人、手工业个体劳动者、码头工人,只有四、五户有少量田产的殷实人家,基本上没有达官贵人和富豪,所以民谣如下唱道:“北正街,冒去住,富人不发财,穷人不致富。”人们便怪这里城门对庙门,走的是下坡路,风水不好。

这样一条多种经营的小商业街,自然是居住环境好不到哪里去,早晚都闹哄哄的,又有民谣唱道:“北正街,也好玩,清晨听两叫,深夜闻两响。北正街,也有味,早晨起床不要喊,晚上只管放心睡。”“两叫”指鸡叫声和杀猪的尖叫声;“两响”指打更的铜锣响声和小贩的敲竹板声。

府后街民谣

府后街即今向阳街之旧称,因地处府署后而得名。二府街则位于府署东侧围墙下,现为立新街中的一段。府署西侧围墙下有一条死胡同叫十八弄子。明、清时期,因府后街临近资江,水路便利,多旅馆、客栈,成为住宿一条街。一些高档旅店开设“堂班”(即高档妓院),普通客栈开设“窑班”(低档妓院)。临近的二府街、十八弄子也随着变成了妓女卖淫的风月场所。因娼妓业败坏社会风气,传染性病,为广大市民所不齿和深恶痛绝,市民中流传“十八弄,莫去贡(钻);府后街,莫去嗨;二府坪,莫去行,女人拖男人”的民谣,劝导男人不要去这一带嫖娼。

飞机坪民谣

飞机坪故址在今城西街道境内的湘印机、二纺机、邵阳市制药厂厂址一带。清代为校场坪,年开始修建飞机坪,年建成。抗战期间为重要军事基地。邵阳解放前夕,飞机坪又成为驻于邵阳境内国民*高官逃亡的基地。陈桂生又名陈光中,邵东人,曾任国民*军中将师长,被撤职后在邵阳城内称王称霸,为非作歹。邵阳解放后,陈光中纠集国军残部和土匪,对抗新生*权和人民,被俘获枪毙。

飞机坪一带解放初期流传这样一首民谣:

莲花闹,两块牌,快把蒋介石抓起来。

蒋介石,冒良心,派去飞机炸西京。

一炸炸到陈桂生,要他去当总司令。

总司令,冒当成,一枪打死(在)邵阳飞机坪。

宝庆府民谣

宝庆府府署故址在今邵阳市四中,从南宋宝庆年间至清末,府署一直存在。因为宝庆府署距离青龙桥很近,便有民谣唱道:“一二三四五,牛皮蒙大鼓,过了东关桥,就是宝庆府。”宝庆府城三面环水,一面是山,且四周筑有坚固的城墙,易守难攻,所以谚语“铁打的宝庆”不胫而走,使宝庆名传四方。

六岭民谣

六岭为宝庆古城内最高的地方。在没有钟表报时的时代,六岭山上每天午时鸣炮,向全城百姓报时,大家知道这时候该回去煮中饭了,于是流行这样一句民谣:“六头岭上午炮响,快回家去煮饷饭。”

冬瓜桥歇后语

青龙桥,旧称跃龙桥,俗称东关桥,又称冬瓜桥。始建于唐乾宁五年(),是古代邵阳城内通往城外的唯一一座桥,有“自古青龙一座桥”之称。青龙桥初为木桥,自南宋至民国时期,冬瓜桥建成了风雨桥,桥面两边都是商铺,生意非常红火,成为邵阳市的商业、繁华中心。有些卖帽子的不法商贩,总是将商品翻倍抬价,坏了冬瓜桥商业名声、规矩,后来顾客也变精明了,总是狠狠杀价,只给商家出价的一半,所以一个有意思的歇后语应运而生:冬瓜桥买帽子—半价钱。

也许青龙桥上一度还是农贸市场,于是又产生了另外一句歇后语:冬瓜桥上估大粪—不用秤。

如今桥上的商铺没有了,邵阳人的商誉口碑也很好了,“冬瓜桥买帽子—半价钱”这条歇后语,也成为青龙桥一个有意思的文化谈资了。

作者简介

曾胜程,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邵阳市*协委员,湖南省*史、新中国史人才库专家。现任邵阳市地方文化图书馆馆长、邵阳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邵阳市诗词协会副主席。著有《联话中华五千年》,主编《邵阳文库.蔡锷集》、《名人眼中的蔡锷》、《邵阳籍人士著作目录索引》、《邵阳市地名志》、《邵阳市地名词典》、《大祥区地名文化荟萃》等书籍十余部。开展各类公益讲座数百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