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乡村教育的守望者记常德市第五届翦伯赞 [复制链接]

1#

□常德日报记者游涛

人物档案:周平,男,中共党员,54岁,中小学高级教师,安乡县官垱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先后获评省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首届市骨干教师、市师德标兵、市中小学校优秀校长等称号,是常德市教师培训授课专家。他扎根乡村教育33年,历经10次岗位转变,撰写工作日志、学习体会笔记多本、几十万字,发表或者参与评奖的教学论文15篇、学校管理论文11篇,主持国家、省市课题研究3项、参与2项;先后在4所学校担任校长,管理的学校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上乘。

9月12日上午10时,安乡县官垱中学大课间会操后,名学生站在崭新的塑胶操场上听周平校长的总结讲话:“九年级的部分学生闻过即改,今天的寝室内务干净整洁;三年级一些学生改变了上课时交头接耳的坏习惯,听讲认真,还能积极举手答问。”不管在哪里担任校长,周平一以贯之坚持每周这样点评,“只有实行精细化管理才能提高办学质量。”从这位敦实的中年汉子朴实的言语中,记者感受到了他多年积淀的治校方略。

他是薄弱学校的“救火队长”

年,周平被任命为安乡县焦圻中学校长。那时的焦圻中学是一所“三合一”学校(学校与鞭炮厂及牛棚同在一院内),学生宿舍、食堂都是破败的平房,教师住房严重短缺,操场上杂草丛生。如此简陋的条件怎能留住学生和老师?

周平自小就有与困难搏击的勇气和韧劲。“不改变学校面貌,我绝不离开!”他郑重承诺道。

安乡县财力有限,改善办学条件靠上级部门拨款是杯水车薪。周平一边积极向上汇报,一边向毕业于焦圻中学的优秀校友求助。他写下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信,寄给多位安乡籍公务员、大学教授、企业老板。他的拳拳之心感动了爱心校友,你5万元,他10万元,大家踊跃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短短几年间,造价万元的综合楼拔地而起,学生宿舍、教师周转房、“三用厅”等相继投入使用。有的校友送来了樟树、桂花树,有的校友牵头设立了“银杏奖优扶困基金会”,安乡县一家企业对学校进行绿化、美化和亮化,利润几乎为零。

8年的含辛茹苦、艰苦奋斗让学校发生了巨变,焦圻中学校园环境好、教学质量优,被当地老百姓戏称为安乡县的“焦大”。

年,周平受命担任官垱中学校长。接手时,学校基础设施差、教师队伍不稳定、学科教师紧缺……他立足校情,争资引项改善办学条件。近3年来,共引入教育项目资金近万元,其他资助资金及物资约万元,这些资金用来修建教师周转房、师生运动场,改造教学楼,重建校门、校道,添置办公设备,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和学生住宿条件,26名新聘教师入职官垱中学。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周校长来的3年里,他率先垂范,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将大家的精气神都提升了一大截。”从教已有38年的教师万超敏感慨道。

他是素质教育的“开路先锋”

安乡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留守儿童多,乡村中学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作为乡村学校的老师,我们绝不能辜负家长的殷殷期盼。”周平以书香校园、翰墨校园、健康校园、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让学生读书明理,健康有德。

焦圻中学的校刊《春枝》、官垱中学的校刊《云帆》为师生提供了个性发展的平台,《春枝》文学社曾被评为“湖南省中小学优秀文学社团”。

针对学生基础良莠不齐的现实情况,周平提出了“一生一案”“一师一案”,鼓励师生展现自我。焦圻中学学生何煦、毛青霖等人的作品先后获得湖南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焦圻中学获得“常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官垱中学教师谢家溢荣获市级劳动实践课比武一等奖。

他任职官垱中学以来,该校女排在年全县中学生排球运动会上荣获冠军;艺术展板获学生手工制作类一等奖;年,学生李雅萱创作的漫画作品《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获市级一等奖。近三年,学生作品获县级以上奖励达80多人次,官垱中学被评为“安乡县年度文明校园”。

“周校长十分重视课堂教学,每周推门听课5次,已成为他的‘必修课’。”官垱中学教师江迎桃如是说。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周平要求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进行古诗词诵读、书法练习、文明礼仪的系统训练。年,官垱中学的“国学教育与青少年行为习惯培养研究”列入市级课题。

在周平的办公室,有着厚厚一叠笔记本,这是他从教33年的工作记录和心得体会。这些年来,他先后撰写学科教学论文15篇、学校管理论文11篇。他撰写的《如何当好“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育质量”的校长》《如何构建师生同乐校园》《浅谈培养中小学思政课青年教师的有效方法》等多篇论文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

他是困境学生的“引路明灯”

“尊敬的周校长,您如黑夜的一盏明灯,在我们姐妹俩最无助的时候给了我们信心和勇气,祝您和师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今年教师节前夕,周平收到了黄山头中学毕业生李章群发来的短信祝福。

李章群曾就读于安乡县黄山头中学。她和妹妹李章华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父亲患多年眼疾,丧失了劳动能力;勤劳的母亲起早贪黑,辛勤劳作,竭尽全力供两姐妹念书。

从家访中得知两姐妹的困境后,周平同妻子商量,尽自己的能力资助两姐妹。全靠工资吃饭的夫妻俩经济并不宽裕,但他们仍坚持每月资助姐妹俩,换季时为她们送上自编的毛衣和崭新的鞋子、帽子,一直到高中毕业。李章群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国石油大学,李章华也在周平的帮助下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像这样资助寒门学子的善事,周平一直在坚持。

周平的同事张永健记得,年的一天,周平约他一道前往某公司,争取3万元助学金。当天该公司业务繁忙,从上午8:00一直等到晚上6:30,公司负责人才接待他们。尽管已是饥肠辘辘,但周平和张永健只点了两份蛋炒饭,就匆匆往回赶。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些年来,周平教过的学生没有一个因家境贫困而中途辍学。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周平,这位扎根乡村教育的园丁,默默燃烧着自己,指引着教师、学生、家长的希望之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