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魏孟飞道学对中医学影响深刻,值得从医者关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有什么药 http://m.39.net/pf/a_4643029.html
                            

魏孟飞收录于话题#慧传计划16个

“道学”一词,见于《隋书经籍志》,系指老庄道家及黄老道家之学。本文所言道学,系指以“道”为核心理念、终极信仰和方法论根据所形成的文化系统,主要包括老庄道家、黄老道家与道教。道学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全面深入,中医学在理论建构、生命观念、疾病诊疗、流派传承、本草方药、养生理法等多个方面都受到了道学文化的深刻影响。

道学对中医理论

建构的影响

在中医理论建构的过程中,道学的许多概念、术语以及相关命题成为中医学积极融摄的对象;道学的炼养实践和内证观察对中医藏象学说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而道学的气论则在中医学那里发展为完善的精气神学说。

(一)中医对道学相关内容的积极融摄

江幼李认为,“道家思想是中医理论的基石,还特别表现在医经多取材于道经”1。由于黄老学思想在中医学经典形成的时代占据主导地位,中医学在理论构建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吸取了许多道学的概念、术语以及相关命题。以《黄帝内经》为例,其“恬淡虚无”“朴”“真”“德全不危”“真人、至人、圣人、贤人”“清静”等内容皆与道学一脉相承。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这里的“恬惔虚无”源自老庄哲学,庄子即明确谈到“恬淡”“虚无”,并将其称作最能体现“道”和“德”的一种精神境界:“夫恬惔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庄子刻意》)至于“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则与《老子八十章》描述小国寡民时“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表述如出一辙。“其民故曰朴”中的“朴”亦源自老子的观念,老子说:“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二十八章》),“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此外,“德全不危”的命题乃是借用《庄子》中的讲法,这里的“德”是指得之于“道”的真性。《庄子刻意》曰:“平易恬惔,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庄子天地》曰:“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素问上古天真论》还论及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养生境界,这既是对《庄子》中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相关论述的直接继承,更是道学中神仙信仰影响中医的直接体现。《黄帝内经》中还大量使用道家概念“真”,如“耗散其真”“真人”“天真”“真气”等。此外,道学中的“清静”观念也受到了中医学的重视,《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素问至真要大论》则说:“夫阴阳之气,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此之谓也。”这是对老子“归根曰静”(《老子十六章》)、“清静为天下正”(《老子四十四章》)的医学诠释。

(二)道学认知方法与中医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2藏象学说的形成除了受到古代人体解剖知识、人体经验观察、人体医疗实践、易学象数思维、阴阳五行学说的综合影响外,道学基于炼养实践和内证观察的独特认知方法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在各种有形可见的现象背后,发现了支撑和影响各种现象存在的背景性势域,也就是说,“有”的背后还有“无”的存在,“有”和“无”共同构成了世界的整体图景。“无”并非绝对空无,而是未被感知到的潜在性存有。通过“塞其兑,闭其门”(《老子五十二章》)、“堕肢体,黜聪明”(《庄子大宗师》)、“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十六章》)等修身方法,道家便能在虚静之中发现“无”的存在。修道之士在上述方法论指导下,通过存思、导引、内丹等身体性修炼,发现、总结并完善了属于“无”的脏腑经络理论,从而为中医学藏象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中医学没有采用解剖学那种“白箱实验”的方法来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而是以解剖学为参考,重点通过身体内证的“黑箱实验”来认识人体生命的动态功能。与人体外在可见的各种“象”相比,体内“藏”(脏)的功能变化属于“无”的领域,没有道家式的内证实验,仅凭外在的经验观察,是无法将“藏”与“象”联系为系统性知识的。晋代道士兼医家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说:“反听而后所闻彻,内视而后见无朕。”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也说:“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奇经八脉考》)

内经图

(三)道学气论与中医精气神学说

“气”是道学的核心范畴之一,“气”既是思维世间万物的一种哲学观念,又是基于修道者身体炼养实践的切身体验。老子提出“抟气致柔”(《老子十章》)、“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的观点,强调生命之“气”贵在“柔”“和”。庄子侧重以“聚散”和“化”论“气”,“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天下万物即处在一气聚散变化的整体进程之中。稷下道家著作《管子》则提出了“精气”学说。《管子水地》云:“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管子内业》云:“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可见,“精气”既是一种生命物质,又具有精神能动性。

中医学吸收了道学的气论思想,并发展出完善的“精气神”学说。《黄帝内经》中有“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素问上古天真论》)、“精神内守”(《素问上古天真论》)、“积精全神”(《素问上古天真论》)、“移精变气”(《素问移精变气论》)、“精化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神气舍心”(《灵枢天年》)、“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等表述。“精”“气”“神”作为考察生命现象的一种思维模型,三者之间并非彼此外在,而是存在着互涵互藏、相互转化的关系。道教内丹学在吸收中医精气神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性命双修理论,体现了人体“精气神”对于自我生命转化与升华的重要意义。总之,道学气论在中医精气神学说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后者又反过来推动了前者的理论发展。

道学对中医生命观念的影响

道学以颇具生命意蕴的“道”概念为核心,建构了涵容生命本源、生命规律、生命价值、生命炼养方法的生命哲学体系。道学对中医学生命观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天人观、生死观、形神观等3个方面。

(一)天人观

钱穆先生曾言:“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虽是我早年已屡次讲到,惟到最近始彻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我深信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之贡献,主要亦即在此。”3与儒学天人观主要从德性修养角度讲人之良知本心如何与义理之天相合不同,道学天人观主要是在自然意义上强调人体生命与宇宙大生命之间的同源、同序关系。

首先,道学“天人同源”的观念对中医学有所影响。道学认为,作为万物一员的人来源于“道”,“道”为万物之母,“道”通过气化作用生成万物。《老子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体由阴阳之气冲和而成,而整个世界即是一个整体性的气化过程,因为“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人体与自然正是通过“气化”作用才息息相通。《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人体是天地之气交感而成,人体五藏、十二节皆与天气相通,故无论道学还是中医,均认为天人同源于“气”。

其次,道学“天人同序”的观念对中医学也有重要影响。所谓“天人同序”,是指自然与人体具有统一的时间性节律,人的动静进退应当效法天地自然之时序。老子说“动善时”(《老子八章》),庄子说“与时俱化”(《庄子山木》),《鹖冠子道端》上说:“逆天时不祥”,《管子版法》则说:“参于日月,佐于四时”,司马谈总结说,道家能够“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论六家要旨》)。中医学在继承道学重视天时传统的基础上,对人体生理、病理节律与天时节律的关系做了更为细致的探讨。例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就对一日之内人气的变化周期以及相应的病理表现进行了分析:“黄帝曰:‘愿闻四时之气。’岐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二)生死观

生死问题是道学中具有终极性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研究对象。道学的生死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生死现象是一气聚散的自然过程;第二,道学贵生、重生,所以摄生、卫生、养生、长生成为了道学的终极追求;第三,死亡源于离道失德、有为多欲,养生贵在清心寡欲、清静无为。这些观念都对中医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与原始宗教所持有的灵魂不灭、鬼神存在的生死观以及先秦儒家所持有的德性生命在价值上高于自然生命的生死观不同,先秦道家对于生死问题基本上采取自然主义的态度,生死就像日夜一样自然:“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庄子大宗师》)“生”源于“道”“气”,“死”则复归于“道”“气”;“生”是“气之聚”,“死”则是“气之散”。“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知北游》)中医学继承了道家以“气”释“生死”的传统,认为人的生命是天地合气、男女媾精的结果,而人的疾病、衰老和死亡则是生命之气由盛转衰的自然结果,“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灵枢天年》)。

贵生、重生是道学的一贯传统,在道学看来,人的自然生命具有最高价值。“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庄子大宗师》)庄子认为,最高的知识就是享尽天然的年寿而不中途夭亡。道教炼养之士甚至把长生成仙作为最高信仰和追求,并由此发展出系统完备的养生保健方法。中医学继承了道学尊生、贵生的看法,《神农本草经》多言“不老神仙”“神明不老”“延年不老”“轻身不老”,《黄帝内经》也多崇尚“寿敝天地,无有终时”“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医学正是综合运用导引、按摩、针灸、汤药等各种方法展示了这一“生生之术”对健康长寿的不懈追求。

引起人体衰老、疾病和死亡的因素虽然复杂多样,但道学认为离道失德、有为多欲是其根本原因,并由此提出了清心寡欲、清静无为的生命保养方法。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七十六章》)作为“生之徒”的“柔弱”意味着清静、寡欲、不争,如此便能葆养生命之和气。如果躁动、多欲、争强,那就是用机心主使和气来逞强,所谓“心使气曰强”(《老子五十五章》),如此便沦为“死之徒”了。中医学也认为,今时之人半百而衰的原因在于“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而养生延寿的方法即在于寡欲无为,所谓“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三)形神观

形神关系,又称身心关系、性命关系,是道学和中医共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