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热点文章孙勇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分型 [复制链接]

1#

作者:孙勇(哈尔滨医院)

主动脉窦瘤破裂(RupturedSinusofValsalvaAneurysm,RSVA)为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31%~3.56%,青年男性多发,主要是由于主动脉窦壁缺乏正常的弹力组织和肌肉组织,受到高压血流冲击,逐渐形成囊状瘤体,向外凸出、最终可导致破裂。

1、临床分型

升主动脉的起始部有三个面对半月瓣的隆起,分别称为左冠状动脉窦、右冠状动脉窦及无冠状动脉窦。主动脉窦瘤65%-85%起源于右冠窦,10%-30%起源于无冠窦,其余的在左冠窦(5%)。Sakakibara等根据窦瘤起源和破入心腔的部位,首次提出了主动脉窦瘤的分型(简称为Sakakibara分型),因其侧重于右冠窦和无冠窦起源的窦瘤,在临床应用较少。年罗等通过回顾性分析我国RSVA患者,对Sakakibara分型进行了改良,其分型如下表,对指导临床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类型

Sakakibara分型法

改良分型法

Ⅰ型

窦瘤发自右冠窦左侧部,紧邻肺动脉左、右瓣交界下方凸入右心室

窦瘤在靠近肺动脉瓣下方处凸入右心室

Ⅱ型

窦瘤发自右冠窦中部,凸入右心室腔室上嵴内

窦瘤凸入右心室腔室上嵴及嵴下部位

Ⅲv型

窦瘤发自右冠窦后部,突破膜部间隔在三尖瓣隔叶下方入右心室

在三尖瓣环或紧邻三尖瓣环的部位凸入右心室

Ⅲa型

窦瘤发自右冠窦后部,在靠近三尖瓣前、隔叶交界处凸入右心室

在三尖瓣环或紧邻三尖瓣环的部位凸入右心房

Ⅳ型

窦瘤发自无冠窦右侧部,在靠近三尖瓣隔叶处凸入右心房

窦瘤凸入右心房

Ⅴ型

-

窦瘤凸入肺动脉、左心房、室或其他部位

2、介入治疗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传统治疗方法多采用心内直视修补术,但因其经常合并有严重的主动脉反流以及手术相关副损伤,近年来经皮导管封堵RSVA逐渐得到重视。

介入治疗适应症:超声心动图证实主动脉窦瘤破口存在,且为右冠窦到右心室水平的左向右分流,瘤体未累及瓣环或主动脉瓣,窦瘤破口边缘至主动脉瓣环距离≥7mm,距右冠状动脉开口≥5mm,心功能可耐受手术,排除其他严重心脏畸形患者。

先行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检查、主动脉根部造影及心室造影对RSVA进行评估,封堵过程与介入封堵VSD类似,建立轨道,经股静脉途径引入输送鞘,TTE引导下置入合适的封堵器。常用的封堵器装置有:Rashkind封堵器、PDA封堵器、VSD封堵器,其中PDA封堵器目前应用较多。

术中应经主动脉根部造影及结合超声心动图确定窦瘤破裂的部位、大小、破口与主动脉瓣的距离,释放封堵器时避免对动脉瘤壁、主动脉瓣及冠状动脉开口造成损伤,封堵后即刻注意观察有无残余分流及其程度。

RSVA介入封堵术简单易行,具有低风险、低并发症的优点,国内外报道近中期随访疗效可靠,成为除外科手术的另一种重要治疗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