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长沙旅行吃了一顿烤锅巴,发现湖南的湘东和 [复制链接]

1#

这是一月初在长沙旅行时拍的一组照片。

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吃店,却让我明白一件事情:如果把湖南分为东、西两部分,那么湘东和湘西是“两回事儿”。

湖南的地图,是一个接近四四方方的形状,一座雪峰山北连常德、南接邵阳,将“四方形”分为东、西两部分。西边连接云贵高原,是重峦叠嶂的山区;东边连接江南丘陵,是水肥草美的鱼米之乡。准备到湖南旅行的话,如果时间有限,那一定要提前考虑好,到底是去西边还是东边。

你会发现,在湘西张家界感受到的美景风貌和在湘东的长沙体验到的人文风情,将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儿”。

好,言归正传,咱们从我在长沙旅行的这个故事开始说。

这个“湘西特色烤锅巴”小吃店,藏在长沙城中心的一条小巷子里,外面是繁华喧闹的街区,这里安安静静,店主是一个湘西打扮的阿姨。

湘西阿姨说:这是“我们老家最受欢迎的小吃”,可是“长沙人不爱吃锅巴”。

我听着有些心酸,就花5元钱买了一只。

湘西阿姨的身上带着一种少数民族特有的别样气质,大概是土家族,或者苗族。她边和我聊着,边从小店一侧靠墙摆着的带有很多方方正正小格子的“特制烤炉”中拉出一只“小抽屉”,抽屉里是一整块用白米饭铺成的长方形锅巴块儿。

她把锅巴从容器里取出,用小铲子断成两个正方形,然后把土豆丝、花生米、咸菜碎、辣椒面儿等等十几种菜码一勺一勺地夹进锅巴里,装入巴掌大的纸袋。

在我购买、等待、拍照、聊天的20多分钟时间里,湘西阿姨的小吃店没有进出过一位客人。

而一街之遥的五一广场上,卖着米粉、热卤、臭豆腐的“网红”小店们的门前,却是摩肩接踵、人头攒动。

我趁热咬了一口手里的锅巴:味道浓郁、咸得实在,很扎实的口感。大概是材料太过于“实在”,所以显得有点硬硬的。这种源自大山、年代感分明、适合在农耕劳作的间隙随时充饥的食物,果然并不太合(城里人的)口味,但是我却从这位阿姨的身上感受到了湘西人的质朴,和浓浓的热情。

同时我也突然间意识到,长沙的文化氛围,只能代表很少很少的一小部分湖南人。

湖南,有很多“面”。

在湖南旅行的状态,也可以用一句老话来形容: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还是那句话,湘东和湘西,虽然行政区域统一于湖南省,但由于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养成的人文风貌也是“两回事儿”。

湖南东部的长沙、衡阳、株洲这几个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城市,其实没什么好“玩儿”的,但是从来不缺“吃”。这里自古湘水便捷、联通南北,在多种文化交互糅合之下,沿岸人民见多识广、思想开放、生活富庶安逸。

湘东一带美食种类璀璨丰富,在上千年的“磨合”中,臭豆腐大香肠腊肉卤粉口味虾早已形成了适合大多数人的“成熟”口味;

而湖南西部的张家界、湘西、怀化这几个GDP在全省“垫底”的城市,多是风景秀美的冷僻古城,它们千年来深藏大山,神秘的民风民俗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游客,但论起美食的味道,就有点“一言难尽”了。由于地理位置闭塞荒凉,在过去的若干年中,当地的小吃虽也算得上独具一格,但口味偏小众,且略显粗糙。

因此湘西大山里的一些传统小吃到了湘东的长沙,显得有点“格格不入”。而像湘西土匪鸭、湘西小串、苗家菜豆腐这些具有浓浓地方特色的美食,也是在经过重重“改造”、融入城里人的喜好之后,才被大多数湘东人以及游客所接受。

回头再看卖锅巴的湘西阿姨,她的无奈之处大概在于,省会长沙日新月异,都市里的年轻人更喜欢尝试多元化的味道。我想,假如这个锅巴可以稍作改良的话,销售状况一定会有所改善,再搭配店中的甜酒、凉皮、糍粑、泡菜等其他小吃,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味道。

当然,如果你是湘西人在长沙,不妨去南墙湾巷18号寻一寻这家小店,重温陪伴你长大的儿时的味道。

我是大红姐姐,有声电台旅游频道主播,职业旅行玩家,专注小众玩法,分享冷门目的地。旅行不是一种态度,而是生活本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